细雨入水,相融无痕----论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管理策略
[摘 要] 本文在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阐述了当前小学新美术课程与学科融合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寻求解决办法,采用了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作者立足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着重论述新美术课程与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人文学科融合的策略.
研究方法: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查阅文献资料.
[关键词] 美术;学科;融合;策略
一、课程整合内涵
①《现代汉语词典》对“融合”的解释是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果这个解释作为逻辑前提基本成立,那么,我们所指“美术课程整合”的最简单理解则有下列表述:基于美术教学环境,为实现教与学预定目标的教与其它学科学系统(结构)全部要素的系统融和。
二、课程融合策略
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着重论述新美术课程与学科融合策略。
(一) 艺术外语 相得益彰
笔者曾在外国语实验小学听过一节双语美术课,《Make a funny face》作为一节双语课,它结合了多方面,从美术课程来讲,美术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创造力,《Make a funny face》这一课让学生对人的脸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设计表现一张“滑稽的,好笑的”脸,通过这样一种富有挑战与创意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
从英语方面来说,这一节课运用学生在一年级早已学会的儿歌来记五官的单词,边唱边动,对学生来说不单单没有压力,而且很开心。这样在后面的运用中也可以减少对美术学科的影响。这节课用到了一个专业句型“Who is he?”这个句型在一年级的下册也学习过,所以,这些都是属于“温故而知新”学生学习语言需要多说,需要一个环境,提供给他们就是一个机会,一个环境,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使用英语的一个习惯。同时课程设计进行中我对重要句型进行反复进行巩固,减慢语速,尽量应用简单的句型都是重点,如“Do you know who is he ?”就简略成“Who is he?”。
英语融入在美术这个轻松的环境中,不单单使学生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使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融会的运用到生活中,学习中,快乐的学习,开心的运用。美术双语课,毕竟美术是主体,,一次是每个学生动动手,还有一次是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力求做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小明星,尽情展示自己的创意想法;同时达到美术和英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虽然这一节课不是在教材里的,但是跟浙教版第3册还是紧紧关联起来,在这一学期中,从《云儿朵朵》《好大的向日葵》……想象画到《奇妙的字母》、《多姿多彩的课程表》这些手工课,逐渐把想象和动手培养结合起来,同时,例如:画(draw)、剪(cut)、粘(stick)这些简单的单词在课堂中便早已渗透使用,因为低年级,所以积累的量不可能多,但做到让学生学习时没有负担感,,力求“精”不求“多”。
(二) 科技艺术 完美融合
1、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传统的的挂图、美术工具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美术的发展。在现代领域中电子美术、电子贺卡、海报设计的应运而生。然而,信息技术拥有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方面信息边县优势,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在我们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换句话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
例如浙教版美术教材第十一册《贺卡设计》一课。这一课是要求学生制作贺卡,二者就可以进行很好地整合,于是我事先与信息技术教师取得联系,给所有的电脑安装CorelDRAW 9设计软件。请学生在课前将贺卡上的贺词准备好,同时教会学生设计软件工具的用途和设计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成贺卡工作室,每人设计一份贺卡,在制作过程中可相互帮助、借鉴,完成后以E-mail的形式发给老师、朋友或父母、需要帮助的人等。学会设计后发现小学生们每当节日的时候则流行起互送“电子贺卡”,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又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才设计,何乐而不为!
2、网络美术馆与作品展示
当前的城区小学因土地昂贵,教学用房异常紧张,因此无法配置学生美术馆或学生作品展示厅。但惊喜的是城区学校具有信息技术发达,电脑普及率高的优势。如果学校利用契机成立网上美术馆。也就找到了学生作品展示的出路。
(三)视觉听觉 情乳交融
1、歌词与造型
音乐和美术统称为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让孩子感受音乐过程中的同时也让学生寻找灵感和创作动机。如《小青蛙》一课,教师可采用音乐美术合科教学法,采用《懒蛤蟆》歌词促进学生对青蛙的理解,伸着个腿大粗腰,瞪着个眼像灯泡,威呱威呱真会叫威呱威呱威威呱….通过用描述青蛙外形特征的词语填词。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青蛙的结构特征。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尽情述说自己对青蛙的认识。
2、音乐情景与绘画直觉
如《小青蛙》一课第二个环节设计,通过各种二胡等乐器来表示雷声、刮风、下雨,让学生的感受音乐的震悍力,记录下各种线条和符号来表示音乐的的轻重缓急.美术和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采用美术、音乐互动的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享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提高感知速度,并在潜意识里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提高教育效率。当然,如何采用美术、音乐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着眼于多媒体教学,还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实际,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如在小朋友帮助青蛙找春天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音乐和四种不同的颜色来选择属于春天的音乐和春天的颜色,深化青蛙人物形象环节还可以运用四种不同的背景音乐来让小朋友更加亲切、直观的感受人的一生可以用四种不同的音乐来表示,给小朋友造成身临其境之感。他们的口中也便出现了青蛙小伙子、青蛙先生、青蛙老太太。使青蛙这一形象离生活更近、更亲切。顿时小朋友创新思维大门被打开。再如《春天》这一课时可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小朋友的眼睛……,然后根据歌的特点,回忆东山公园玩时的情景,然后问:“小朋友,公园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大人们在干什么?小动物是不是像小朋友一样开心。他们为什么开心?”顿时小朋友的创新思维被打开了,有的小朋友说“蚂蚁”开着直升飞机旅游,有的说小蚂蚁在树叶上练习跑步,有的说“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在听小燕子的演唱会。”孩子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个个神采飞扬,不矣乐乎。更有利于激发想象力。
我在设计《动物奥运会》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让学生置身于音乐当中,并且充分让学生感受获得的运动的信息,从儿影响学生的感受,并将题目取为“动物奥运会”,并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共有多少动物王国参加,有哪些比赛项目?有哪些队员?谁取得了奥运会主办权?会徽是怎样设计的?在什么场地参加比赛?孩子们对这动物奥运会十分感兴趣。有的说申办国是“蛇王国”用他们身体美丽的图案组成“五环”,有的说“蚂蚁”在参加“划艇”比赛(指树叶),还有说“水牛举重”、海豚跳高……等项目也在激烈的理行比赛。
3、音乐调子和色彩感受
同样属于艺术,音乐和美术在很多的专业素语也相同,如音乐、美术中的调子、节奏、线条的轻重缓急等。又例如高段美术课上让学生聆听两段音乐:一首为清脆的晨曲,一首为休闲的爵士乐。通过音乐配画:将爵士乐与绘画中《百老汇的爵士乐》配对,学生将激烈的曲子与《海上日出》配对。能够尝试用绘画来表现音乐;这样能够使学生达到一种色彩感受上、理解上的目标。美术与音乐的整合,使学生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去欣赏美,体验美,激发创作欲望,增强审美情趣,收到更加完美的效果⑥。贯穿全课的思维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宽泛性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环境,学生答问都很精彩,使他们把不同的课程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崭新的形象。这种方式改变了学生固定的、单一思维的思维模式。无不是获得了美的润泽与洗礼,情感得以宣泄与陶冶的表征。
(四)诗情画意 人文交流
1、古诗词与造型意识
古诗词的欣赏是一种个人主观因素有紧密的联系.而诗歌配画它是对古诗词的再认识、再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前期,教师尽量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对作品进行感性阶段评价.然后再通过配画的形式进行加深理解.基本模式:感知体验-----启发引导------交流合作------设计表现。
自有人类文明记载以来,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新课程中也提倡美术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了解这些作品文章与画如何搭配,如何相连。如: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②《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示儿》等。可以通过古诗词朗诵渲染气氛,从儿形成新的生动的人文环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人文元素详尽演绎给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2、写作与表现意识
美术作文教学过程,既是绘画能力加强的过程,又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意识的培养。例如自编教材《绘画日记》一课绘画日记就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 的事,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绘画日记。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绘画日记呢?: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日记的内容呢?我们想想,生活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了某种声音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的或发生的事情,那些色彩缓纷的目子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所以这甘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画彩色记忆画来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
3、人文环境与审美意识
这是由审美意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的直觉。”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感抒发,我们要在艺术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还能有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机的增进真情灵感,做到言为心声、言之有情、声情并茂。这样③“春风沐人”般的微笑——令人“轻松而拘束”。因而学生也会从内深入爱上你的课,你的微笑,能开启儿童心灵深处的乐观和天真。他对儿童的审美直觉④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一个富有人文氛围的客观环境,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全方位的熏陶感染儿童。消除与学生的距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将美术与语文两种不同学科相结合,不仅尊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且深化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及实际教学的意义;将会对传统美术教学观念产生变化;将会极大地丰富美术教育内容;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要秉承孔子“和为贵”⑧、“和而不同⑨”的哲学原理,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应该要有多种色彩,要允许多元性、多样化并存。推动学科文化与美术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7
②《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十一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第215页
③《红楼梦》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3页
④《全国优秀美术论文集》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编 第21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
⑤《全国优秀美术论文集----学术论文写作概说》尹少淳第3、5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备注:[摘要])。
⑥参考人美社《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美术》第1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拓展而来————《抽象主义》教学案例及说课
⑦《Make a funny face》说课稿
⑧《〈论语〉新译》人民日报出版社
⑨《〈论语〉新译》人民日报出版社
⑩ 部分素材来自笔者上课经历和本人以前论文资料素材